信息詳情

支付機構該相信實體經濟的數字化需求嗎?

發布者: 銀盛 日期:2020-06-19

易觀咨詢日前發布的《2020中國第三方支付市場數字化發展專題分析報告》(下稱《報告》)指出,過去的2019年是第三方支付行業深化變革的元年,不管是平台型巨頭還是獨立的第三方支付機構,均紛紛嘗試從傳統的支付企業向B端綜合服務商進行轉型。

事實上支付機構的轉型一直在繼續,只是今年突發的疫情對商業特別是線下實體的沖擊,使得支付機構轉型的迫切性大大提高。另一方面,我們看到線下實體經濟經營受沖擊的同時,也催生大量數字化的需求。因此如何回應商家的數字化需求,是支付機構眼前也是未來的轉型重點。

實體經濟需要數字化嗎?

企業數字化轉型討論由來已久,但各方對其定義仍不盡相同。其中,我們引述IDC(國際數據公司)對數字化轉型的定義:利用數字化技術和能力來驅動組織商業模式創新和商業生態系統重構的途徑和方法即是數字化轉型。

簡單理解,企業數字化轉型即以數據爲核心進行創新轉型,從而實現業務增長。線下實體商業同樣適用于這個邏輯,從供應鏈整合、數字化到線上線下相互導流打通,最終實現無縫的購物體驗,盒馬鮮生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數字化轉型並非一蹴而就,而是一個持續的過程。相比互聯網經濟,線下實體這種過程更爲漫長。前者從一開始就以數據驅動,用戶行爲天然數字化,數字化直接反應在企業的管理、決策當中。後者在經營中,最大的問題就是不靠數據而依賴于文字彙報、溝通表述,是一種經驗管理,這樣一來線下經濟在規模化以後經營效率變低,規模越大效率越低。由大量小微企業構成,也是線下實體經濟數字化緩慢的原因。

經過爆發後的互聯網經濟向實體經濟的滲透速度正在變慢,實體經濟體驗感是互聯網經濟無法比擬的,不考慮疫情等突發影響,過去幾年裏線下商業體的客流量甚至還在增長,大量消費品牌在線下依舊吃香。

因此構建社會經濟數字化一定不是互聯網經濟的大一統,而是從原有的實體經濟出發,進行升級,這個過程非常接近大佬們常說的產業互聯網,其本質就是把實體經濟變的更加互聯網化。

從邏輯上看,實體經濟存在數字化需求。只不過受限于規模、環節、技術等等因素,不同行業、不同規模、不同企業之間的需求和進度,有所區別。對支付機構等支撐角色而言,那就是相信還是有所保留的問題了。

移動支付就是一次大規模數字化應用

《報告》顯示,2019年移動支付市場規模高達204.86萬億人民幣,隨着衣食住行等高頻場景被逐一覆盖,移動支付已成爲實體商業的基礎工具。相比于現金時代,移動支付的普及是實體商業一次大規模的數字化應用,並且它有可能作爲一個入口存在,成爲實體經濟全域、全鏈路數字化經營的新起點。特別是在今年疫情的被動催化下,實體經濟數字化更被衆多支付機構所看重。

今年3月,擁有12億用戶的超級App支付寶宣布全面升級爲數字生活平台,未來3年要幫助線下4000萬商家實現數字化升級。蚂蚁金服CEO胡曉明認爲,數字生活新服務將是下一個十年最大的互聯網紅利。

近日微信支付繼面向平台超5000萬小微商家發布“全國小店煙火計劃”後,繼續加速小微商家“線上線下一體化”能力輸出,發布“小程序店鋪模板”功能。微信《2020碼上經濟“戰疫”報告》顯示,46.5%的中小企業將在2020年追加數字化軟硬件投入,數字化將成爲企業未來經營增長、競爭的關鍵。

在移動支付市場規模增長趨于穩定後,兩大巨頭不再簡單就支付本身進行角力,轉而向實體企業提供更多數字化服務。值得一提的是,線下實體經濟服務也沒有阿裏、京東、美團等互聯網企業的自建“護城河”,次梯隊支付機構有足夠機會多的機會對接衆多企業,參與其中。

此外,企業數字化服務市場也足夠巨大。《報告》預計至2024年,商戶企業服務收入將占支付機構總收入的40%以上,結合目前支付行業規模及支付機構收入比例,未來這部分市場規模可達75萬億元。

作爲首批持牌第三方支付機構,銀盛支付近年來聚焦金融科技升級,構建多元的業務布局,爲商戶和企業提供深度的当前產品和服務賦能,助力實體經濟實現數字化升級。以支付爲起點,背靠集團的銀盛支付已完成了金融服務、企業管理、企業營銷等延展性布局。服務涵盖汽車、房產、餐飲、零售、快消等等多個場景。

当前產品方面,2020年上半年銀盛支付已推出銀盛立碼收、銀盛小Y管家App、銀盛E店、銀盛電子開票助手、電子簽約、銀盛E付等。

其中銀盛立碼收針對交易特點小額且頻繁的小微商戶,面對多樣化支付手段,立碼收具有到賬快捷、查賬及時、實時播報等功能。同時也支持定制化服務,讓小微商戶有“個性”的可能。

銀盛E付則面向多樣化收銀場景,該当前產品不僅支持多種對賬方式和支付方式,也將新型的人臉支付納入進來,加上各類營銷助手,線下企業玩法也可以“潮流”起來。

而面向較大的平台類客戶,銀盛支付則提供了企業級錢包服務銀賬通。爲此類客戶提供靈活、合規、完善的行業賬戶體系解決方案。支持商戶開戶、充值提現、擔保交易、分賬對賬等等必備功能。

後記

毫無疑問,疫情對社會經濟尤其是中小微企業造成了巨大沖擊,作爲和商業息息相關的角色,疫情也是對各大第三方支付機構綜合實力和應變能力的一次挑戰。

除了關注數字化需求,疫情期間,銀盛支付等機構也協同銀聯對小微商戶進行實行手續費優惠等政策,同時開展相應的補貼行動,比如銀盛樂掃精靈在疫情期間免除開戶費用等。爲保障支付需求,支付機構也做到了当前產品在線、人員在線、服務在線,以滿足商戶支付需求。

大時代裏落下的每一粒塵埃,對小微商戶來說都可能是舉足輕重的存在。在這個特殊時期,回應數字化需求以及多舉措助力實體,支付機構轉型本身就是“抗疫”的一部分。

友情链接:常州恩其希热能设备有限公司 | 加气砖生产线 | 点胶机 | 四川圣诺油气 | 废轮胎炼油设备 | 伺服电机维修 | 高精度霍尔传感器 | 科瑞技术 | 玉米面加工机 | 南京世海声学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