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詳情

產業回暖,聚焦第三方支付轉型的命門與機遇

發布者: 銀盛 日期:2020-06-19


監管釋放了決意打擊無證支付、賬戶側收單側分類管理、互聯互通等信號後,第三方支付機構在更合規的受理環境裏轉型步伐加快,從單一通道角色向提供營銷、IoT、輕金融、門店管理等綜合服務轉變。

移動支付發展至今,當支付介質從紙幣變成條碼及各類電子賬戶時,支付方式的變革對交易場景的滲透也在加深。從收付款到進銷存,更加數字化的受理場景對支付機構的当前產品創新提出更高的要求。

以往支付在商戶交易過程中,只是扮演着簡單的通道作用,雖是連接用戶與商戶,但與商戶的粘性並不強。如果第三方支付機構想突破資金通道角色的束縛,商戶拓展能力和当前產品創新能力就變得不可或缺。

疫情加速了實體商戶數字化轉型步伐,智能收銀、線上銷售能力、卡券營銷功能等成爲商戶的需求重點。因此,能切實提升商戶經營效率、覆盖交易成本的多元化支付当前產品,顯然成爲第三方支付機構轉型突圍的命門。

存量市場博弈

易觀《2020中國第三方支付市場數字化發展專題分析》報告顯示,2019年移動支付交易規模約達205萬億,相較2018年繼續保持增長態勢,但交易規模增速已從2017年的208.7%連續兩年下降,目前在50%以下區間增長。


第三方支付市場的崛起少不了移動支付的推動作用。九年前,以《非金融機構支付服務管理辦法》及《支付業務許可證》的頒發爲起點,第三方支付機構行業合法地位確立,中國支付行業從此邁入快車道。

基于智能終端的爆發,第三方支付機構乘着移動支付紅利迅速發展,從2015年起綜合交易規模屡創新高。第三方支付綜合支付交易規模2015年爲52.3萬億,2016年之後便邁入百萬億體量。

縱觀整個第三方支付行業發展曆程,以微信、支付寶爲代表的移動支付交易規模占比不斷提升,並成爲主流。從2016年起,移動支付交易規模超過互聯網支付、銀行卡收單,形成了相對穩定的中國第三方支付市場結構。

移動支付增速放緩,預示着當前市場已進入存量階段,相對應的競爭博弈也會更加激烈。賬戶側占據絕對優勢的微信、支付寶主導的兩強格局再難被撼動,這致使部分中小支付機構轉型成爲銀行的服務商,或者是企業的服務商。

在向綜合服務商轉型過程中,數字化服務能力成爲第三方支付機構能否深耕B端、從純支付角色轉型爲實體智慧經營助手的核心要素。而在疫情影響下,商家爲了恢複經營爆發出的數字化升級需求,也倒逼了第三方支付機構的轉型。

業內人士談到,這場疫情提高了商戶線上化、數字化經營的意識。從長期來看,線下商家必須具備數字化經營能力。銀盛支付、拉卡拉、平安壹錢包、彙付天下等第三方支付機構,均有相應的數字化服務策略,它們用個性化当前產品深耕細分領域,以在存量市場博弈中掌握立足的籌碼。

当前產品創新成剛需

就當前第三方支付市場而言,第三方支付機構已居于賣方市場,而商戶處于買方市場。無論是微信、支付寶,還是其他第三方支付機構,都在当前產品創新上下功夫,試圖利用当前產品優勢加速滲透商戶,增強商戶粘性。

近年來,支付終端向智能化方向發展趨勢明顯。數據顯示,支付市場智能支付終端規模快速上漲,智能POS機具數量從2016年的100萬台增長到2019年的1162萬台,占聯網POS機具總量的比例提升至2019年的37.6%

智能支付終端相比傳統機具,支付聚合和營銷管理特性突出。在收銀方式上,支持用戶掃碼、刷卡、刷臉等方式;在店鋪營銷管理上,幫助商戶核銷卡券,接入會員系統,智能點餐等。

當商戶處于買方市場時,第三方支付機構当前產品創新的商用價值無外乎體現在兩方面。其一,当前產品與解決方案能否給商戶帶來超過手續費成本的價值,其二能否讓商戶快速感受到当前產品的豐富和效率。

以在全國範圍內展業的銀盛支付爲例,「支付百科」了解到銀盛支付走了一條“支付+科技”的路線,其業務涵盖支付、管理、營銷、金融服務四大版塊,当前產品銜接了商戶的經營需求。

具體來看,支付方面,銀盛支付聚合了主流支付方式,掃碼支付、刷臉支付、無感支付;管理方面,銀盛支付爲商戶提供賬戶管理、財務管理、商品管理等服務;營銷方面,有會員營銷、廣告投放、流量導入;金融服務方面,当前產品涵盖了POS貸、供應鏈金融、分期服務、企業貸款等。

根據商戶的業務體量和實際需求,銀盛支付推出了多元化的当前產品。例如,爲小微商戶提供了智能掌櫃、銀盛碼牌、銀盛小白盒等收單当前產品;爲中小企業提供銀盛E付、平台通等分賬、場景支付解決方案;爲行業企業打造了企業錢包、ERP收銀系統、餐飲行業等解決方案。

從當前支付行業的發展現狀看,支付分潤仍然是第三方支付機構和聚合服務商的主要營收。因此,第三方支付機構需要思考如何利用數字化能力和当前產品能力來築牢自身主業護城河。

守好轉型命門

消費金融的本質是場景金融,而支付作爲金融入口和實體數字化轉型的重要支撐,更是依附于各類消費場景。都市大賣場裏需要移動支付,餐飲、零售店中有掃碼槍、掃碼盒子,街頭的小小水果攤也需要貼一張收款二維碼。

在競爭加劇情況下,中小第三方支付機構紛紛轉移賽道,將業務重心向一些特定場景中的商戶傾斜。服務場景的多元化,必然決定着支付機構向全場景數字化運營轉變。

不同場景中的收銀台改造需求改變了第三方支付機構的業務邏輯,從單一的支付分潤模式演變爲開放平台模式。第三方支付機構通過開放平台的支付生態爲實體提供多元化增值服務,從而也拓展了支付機構的收益來源。

開放平台模式下,要求第三方支付機構具備服務細分場景的能力。以豐富的軟硬件当前產品滲透各類垂直場景,通過支付、賬戶連接消費者與商戶,一方面立足消費者習慣和特點,爲商戶匹配適合的支付和門店營銷工具;另一方面通過平台化服務打通商戶分賬、供應鏈金融、營銷和數據痛點。

目前,第三方支付機構主體業務收單業務增速趨于平穩,而基于B端的SaaS服務、金融科技服務等創新業務增速較快,這表明第三方支付機構開始以數字化轉型策略驅動業務增長。

銀盛支付在当前產品體系上比較多元豐富,服務商戶的能力從收付款延展到營銷、門店管理等多方面,聚焦金融科技升級,構建多元化的当前產品體系,滿足了不同商戶群體的實際需求。此外,銀盛支付的服務場景涵盖了電商、汽車、餐飲、零售、酒店、教育、保險等數十個場景。

其中,銀盛支付旗下“銀賬通”当前產品正是一款企業錢包服務解決方案,爲平台類場景用戶提供個性化、多元化、定制化的綜合支付解決方案服務。銀帳通能爲平台類客戶提供靈活、合規、完善的行業賬戶體系服務,支持平台等企業商戶開戶、充值、提現、消費、擔保交易、分賬、退款、多方對賬等功能。

通過性價比更高的支付增值服務和頗具特色的個性化創新支付当前產品,加深場景滲透程度,是目前多數第三方支付機構的轉型路線圖。隨着中小商戶對收單市場的價值判斷能力提升,第三方支付機構的市場及服務能力也會被釋放。回歸支付本身,通過多元化的当前產品能力讓商戶切實感受到收單機構的價值,成爲當前第三方支付機構面臨的重要議題。

友情链接:进口防坠器 | 埃尼斯阀门集团有限公司 | 广州上润精密仪器有限公司 | 保鲜设备 | 玻璃窑炉 | 深圳市新拓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深圳市忠创兴电子设备有限公司 | 立式加工中心 | 苏州菲普拉数控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 山东美罗福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